【“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稿】书写文化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
【" 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 " 特稿】
光明日报记者 于园媛
75 年,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却又足以让我们的事业发生 " 天翻地覆慨而慷 " 的巨变!
75 年,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一组对比数据,勾勒出从 " 一穷二白 " 到 " 枝繁叶茂 " 的巨大变化:
1949 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 55 个、博物馆 21 个。
2023 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246 个、博物馆 6833 个,分别是 1949 年的 59 倍、325 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层出不穷,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文物出圈、非遗活化、博物馆打卡、艺术进乡村……在文化的沃土中,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品味着收获的喜悦,也怀着甜蜜的憧憬继续耕耘前行。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 锡林郭勒盟的乌兰牧骑队员犹如欢快的百灵鸟,把美妙的歌声送给草原上的农牧民。
1957 年,第一支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诞生。" 到人民中间去!" 一句号召,响彻草原 60 余载。乌兰牧骑队员冒寒暑、迎风雨,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传递党的关怀和声音。
正是这样一支支 " 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传递着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初心使命——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942 年 5 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2014 年 10 月,文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2023 年 10 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成效由谁评价等根本性问题,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
在 " 以人民为中心 " 的思想指引之下,我国文化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
——激活文化潜能,让群众唱主角,高质量文化供给让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 村 BA"" 村超 "" 四季村晚 "" 大家唱 " 群众歌咏比赛、广场舞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 90% 以上博物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社区书房、文化驿站等打通文化惠民 " 最后一公里 " ……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乡村国是》《国家温度》等报告文学作品叙写脱贫攻坚的艰难历程;《山海情》《人世间》等影视作品讲述社会变迁中的百姓故事;《秀美家园、悠悠乡思》《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等美术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时代的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让笔头和镜头对准人民,把话筒和舞台交给人民,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有了人民智慧的源头活水,75 载方兴未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之河激流奔涌,滔滔向前。
中华文化 " 一池春水 " 生机勃勃
一秒穿越回大唐是什么 " 神仙体验 "?古典舞《唐宫夜宴》给你答案!
丰腴的体态、俏皮的表情、婀娜的舞姿,一群唐朝 " 小姐姐 " 蹦蹦跳跳地从古画里走出来了!有了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加持,少女们穿行在《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之间,走进富丽堂皇的宫殿,一千多年前的宫廷夜宴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深植于五千年文化土壤的自信心、自豪感,此刻更加坚定、更加充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坚定的文化自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人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建成,历史典籍版本的收集与分级分类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 考古中国 " 等项目取得重要进展;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初显集群效应;" 中华古籍资源库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 等文献资料数据不断完善……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中华文化的 " 一池春水 " 生机勃勃。
——科艺并行、创新技术让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有了新思路、新方法。
用光谱仪、离子色谱、紫红外照相等分析及成像设备对文物进行 " 体检 ";对文物的三维模型进行智能计算分析,实现文物碎片的拼合、矫形、复原;运用 3D 打印技术为大质量青铜文物穿上硅胶膜制作的 " 软猬甲 " ……传统文化展现出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
点击 " 数字敦煌 " 数据库,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清的敦煌艺术数字资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让古画里的人物和景色动起来;考古盲盒、国潮文创受到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IP 逐渐走向市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进人民群众心中,古老的中华文明图景日益焕发新的活力。
向世界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日后成为著名舞蹈家的少女陈爱莲看到了外国舞蹈家的来华演出,深为震撼:" 艺术是能征服人心的。" 从此,她认定了文化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而今,中国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今年以来,"China Travel(中国游)" 成为大热话题。一大批外国博主自主拍摄发布在中国旅游的所见所闻,浏览量在外文网站已破 10 亿,掀起一股 " 中国风 "。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红海之滨,中国古老的拓片技艺首次运用于沙特碑刻的拓印。中沙联合考古实施了田野考古、水下考古和遥感考古,成为跨国考古合作的典范。
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中国和埃及成立联合考古队。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座尼罗河畔的古老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重现往日图景。
国际化传播平台构建,国产影视剧海外热播,演出、展览走出国门……跨越观念差异、打破价值隔阂,向世界讲述丰富多彩、命运共情的中国故事,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切动人、宽博立体。
《流浪地球 2》《第二十条》等优秀国产电影登陆澳洲、北美等地市场;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先后被译制为马来语、哈萨克语、斯瓦希里语、法语、德语等 20 多个语种,在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琅琊榜》《玫瑰的故事》等电视剧在海外平台引发热烈讨论。
人们欣喜地看到:
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并肩携手,重走丝绸之路,用笔墨丹青绘写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新故事、新画卷。
国家博物院的 " 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 "、故宫博物院的 "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 17、18 世纪的中法交往 " 等海外引进展上,观众津津有味地欣赏世界艺术精品,也在中外艺术对比中体会 " 美美与共 " 的真谛。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数十万种中外图书齐齐亮相,多语种、多门类、多地域的书籍,把世界文化带到国人的案头 , 将中国的故事传播海外。
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精神闪耀,正如那些歌声一直响在人们耳畔——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传遍大街小巷的 " 北京欢迎你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 名山里娃用希腊语唱响的《奥林匹克颂》。歌声清亮,跨越山海,唱出今日中国的风华与胸襟,唱响全人类携手共创的明天。
(光明日报北京 9 月 25 日电)
《光明日报》(2024 年 09 月 26 日 01 版)
[ 责编:孙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