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马庆评《人性的镜子》|动情生活的能力:从动物到人的伦理思索

admin 2024-09-21 11:08:06 26
马庆评《人性的镜子》|动情生活的能力:从动物到人的伦理思索摘要: ...

《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学14讲》,钱永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232页,56.00元

钱永祥像,李媛绘

随着现代世界的演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由此,人们开始反思人类长久以来的认知理念和行为模式,重新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动物伦理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式诞生以来,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并与传统的规范伦理学相结合,衍生出功利主义、义务论、德性论等多种分支,而各分支的代表作也译成了中文,例如: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祖述宪译,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研究》(李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玛莎·努斯鲍姆的《为动物的正义》(王珀,中信出版社2024年版)。不过,由于以学术风格写就、包含较多理论术语等原因,对非专业人士而言,这些著作有一定的阅读门槛。而且,这些著作虽然在理论上深刻入微,但大都是从各自视角出发,阐释动物伦理学的某一理论分支,对那些关心动物、想要了解动物伦理学全貌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太契合需求。

与之相比,这本《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学14讲》文字平实、逻辑严密、理论深刻、关怀强烈,既可作为专业研究的参考,也适合普通读者入门。相较于坊间另一本概论性著作《动物权利》(戴维·德格拉齐亚著,杨通进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版),钱永祥的写作“不激不随,讲理论但不离现实,思想与生活并重”(梁治平语),既“深刻而执着”,又“温和而理性”(莽萍语),堪称中文世界之典范。

此书从人如何看待动物出发,探索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回顾动物伦理学的来时路,逐一分析辛格的功利主义(效益主义)、里根(雷根)的康德主义、纳斯鲍姆(努斯鲍姆)的能力论以及女性主义、德性伦理等动物伦理学的各主要分支理论,思考动物伦理对社会进步的意义。由于原稿是为“看理想”所作的音频节目,所以此书简短易读,没有学术著作中那些常见的条条框框、繁文缛节。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深度上的欠缺。事实上,钱永祥长期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工作,在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思想史上的造诣一向为人所称道。而作为一位关心动物的“爱猫之人”,他也一直关注动物伦理学的研究,是中文学界最早引介动物伦理学的学者。不过,即使有着深厚积累,作为一位严肃、认真的学者,他仍然以三年多的时间专门筹备动物伦理,在对讲稿加以修订增补后,最终完成了这样一本介绍和讨论动物伦理学的著作。

为什么要关心动物?

对喜欢动物,尤其是生活中有小动物作伴的人来说,关心动物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例如,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是一位猫奴,在写下那千古名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同一日,也留下了“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这样的爱猫之语。除了这类个人的情感联系外,人们常常是基于同情、怜悯之心而关爱动物,他们见到对动物的滥杀、虐待及漠视后于心不忍,从而投身于动物保护。这些基于内心情感而对动物采取的关心之举来得相当自然,似乎也并不需要动物伦理学这样的理论来做背书。

不过,顺着这些情感深究下去,我们最终还是会遇到一些疑问、挑战甚至指责,需要理论上的思考。一个相当常见的质疑是:人的问题都管不完,动物的问题算得了什么?如果有精力去救助动物,怎么不去救助失学儿童呢?对此,钱永祥的回答是,众多的道德问题之间能排出轻重先后的秩序吗?即使排得出来,难道大家都只能关注那个所谓的唯一重要、优先的问题吗?如果要管完人的问题才能管到动物的问题,照这个逻辑,你自己的问题管得完吗?既然你自己的问题都管不完,又哪能管到他人的问题呢?(《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学14讲》,11页,以下引用本书,仅标注页码)其实,无论是关心动物、保护动物,还是人与社会的改善,这两件事从根本上来说是分不开的。人们会开始关心动物的议题、思考自己跟动物的关系,原因虽然因人而异,但仍然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动物直接挑战我们的道德意识,提出了一些跟道德有关的问题(第10页)。在这本书的扉页中,钱永祥引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一段话,点出了动物伦理学的要旨:“人类的真正道德考验,最根本的考验,就在于你怎么对待这些命运完全由人类来摆布的生命:动物。”

动物的道德地位与功利主义的优势

虽然人对动物的感情常常是人们关心动物的缘起,也是动物伦理学重要的推动力。但动物伦理学却不能止步于此,而是力图在理论上探讨动物何以具有道德地位、动物具有何种道德地位?这意味着对人类自身伦理观念的重新思考。

动物伦理学的开创者、著名哲学家彼得·辛格就曾礼貌地回应一位喜爱小动物的女士:他不是基于个人情感而从事动物保护运动的,他之所以倡导“动物解放”,是因为动物本身就具有道德地位。辛格是一位功利主义者。按照功利主义的理论,伦理学的首要原则是,人们的行动应当产生最大的总体幸福,即增加快乐、减少痛苦。所以,一个生命若是能够感知痛苦,就有资格受到道德的关注。而根据生物学,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行为表现,表明了许多动物跟人类一样,可以感知痛苦,就此而言,动物显然具有道德地位。

即使如此,人们仍会质疑,动物与人的差别显而易见,怎么能就此把动物与人相提并论,同样纳入道德考量之列呢?功利主义的回答是,这种以突出某些差异而强调区别的看法,不过是又一种歧视而已。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边沁曾振聋发聩地道出功利主义强调感觉的重要性:“问题不在于‘它们能推理吗?’,也不是‘它们能说话吗?’,而是‘它们会感受到痛苦吗?’”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功利主义为道德注入了理性、语言之外的生命经验。在功利主义看来,动物应当拥有道德地位,其逻辑结构与历史上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都是一样的。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以及对动物的物种歧视,都是以某种差异(种族肤色、性别、物种)来否定对方、压迫对方。辛格的论证相当有力,不仅为动物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动物伦理学这个新领域,而且激发了无数人对动物议题的关注。

在这些关注中,除了上述那种对动物保护的质疑外,还有来自同一阵营的批评。一些学者虽然同样承认动物具有道德地位,不过他们不认可辛格的功利主义阐释。其中,汤姆·里根从康德主义出发,提出了另一种动物权利理论。里根认为,辛格强调动物能感知痛苦,看起来是为动物的道德地位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依据,但辛格秉承的是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最大快乐最小痛苦)原则,按照这种理论,最重要甚至唯一重要的只是快乐痛苦的净值大小,而不会过多考虑每一个种族、性别、物种、个体具体的快乐和痛苦。这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如果总体幸福能够增加,那么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牺牲其中某一个群体的幸福,也就是说,动物保护完全可以因为人类的幸福更大而被褫夺;其次,人和动物之所以有道德地位,完全在于他们能够感受痛苦,在这个意义上,人和动物只是感受的载体,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却遭到了漠视。可以说,人和动物都只是幸福最大化的工具而已。相比之下,康德伦理学的信条“人是目的”就显得弥足珍贵。里根正是借助康德的人格概念,提出“固有价值”(inherent value)的观念,即每一个生活的主体,不管其智力程度如何,只要多多少少有意识地活着,那么他就是自己生活的主体,都拥有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无非高下,人与动物是平等的。

不过,里根对生活的主体的构想主要基于心智层面,对这样的主体到底如何生活,尤其是在现实中如何为主体的生活提供保障却语焉不详。当代著名哲学家纳斯鲍姆用她和阿玛蒂亚·森(印度裔经济学家、伦理学家,199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共同提出的“能力论”,为动物伦理学开拓出一个新方向。能力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用“本性的充分发挥”界定生命所追求的目的:一个生命值得尊重和保护,在于它发扬着个体的天赋本性。为了让生命主体都能够展现其天赋本性,能力论不仅为人类发展所需,也是动物生存所需,在这一基础上它提供了让生命欣欣向荣所应有的能力清单。就理论建构而言,“从辛格的‘感知痛苦’出发,经过里根的‘生活的主体’,到纳斯鲍姆的‘活出天性所赋予的生命样态’,可以看到所谓的‘动物的生命’逐步变得更为丰富、饱满,动物的个体生活取得了更为鲜明、具体的道德意义”(145页)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变化发展并不意味着从辛格的功利主义,到里根的康德主义,再到纳斯鲍姆的德性论,在理论上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等级系列。一方面,在理论上,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德性论三大主流理论各有所长,并称为三大主流规范伦理学理论。另一方面,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上,辛格这种只强调感知痛苦的做法也有其独属优势。在动物伦理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其中绕不开的是人类如何利用动物。在里根那里,由于坚守动物的固有价值,所以他主张绝对的禁止论,要求人类放弃现有一切利用、使用动物的方式。纳斯鲍姆虽然没有里根那么极端,但她也倾向于朴素的动物福利主义,严格禁止对经济动物的使用。相比之下,辛格的主张要踏实一些,他并不要求人类完全不使用动物,但在使用之时必须公平地权衡、比较人类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尽管有人指责从辛格的理论看到了功利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不彻底,但它的道德学说不是高高在上,远离人们的生活直觉,而是导向利益权衡的社会实践。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动物伦理学看到一种逐渐完善的关于主体的构想,因为对动物道德地位的接纳,主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动物问题的挑战让我们看到了以理性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也让人作为道德主体的性质具有了新的维度。我们怎样对待动物,像镜子一样映照着人类如何看待自身,如何考虑人类生活的繁荣和幸福。即使从德性伦理的角度,纳斯鲍姆注重完善关于主体的构想,这也是功利主义可能会接受的。它并不否认功利主义要从痛苦和快乐的生命感受出发权衡、比较人类利益与动物利益;也并没有削弱它要寻求幸福、疏解苦难,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初衷。通过动物伦理的讨论,功利主义的当代主张与改善就呈现在人们面前,它把“有情”之物的感受与能力全部纳入了道德实践当中,这更有助于生长出包容和理解生命的深刻力量。

回应生活:功利主义的本性与愿景

伦理学可以说是始于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问题:“人(我)应该如何生活?”从历史上看,伦理学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理性利己主义,我所有行动的理由都是基于提升我自己的福祉或善好;二、后果主义,我应该采取的行动是要产生整个世界上最好的结果,而非对我自己而言的最好,功利主义就是后果主义最流行的形式;三、义务论或道义论,某些行动不应该做的理由不取决于其后果,而基于良心、规则或理性等等。不过,在当代学术界,功利主义这一名称多少显得有些尴尬。提起“功利”或者“功利主义”,世俗语言中往往意味着那些不高尚的物或欲。这一方面是翻译的原因(其实更恰当的翻译是“效益主义”“效用主义”“功效主义”,只不过由于功利主义的译法流传已久,只能姑且用之);另一方面也在于学术理解中的某些“语境误置”,在其他学术路径看来,功利主义主张快乐和行动结果显得粗陋且肤浅,似乎不足以具有为哲学奠基的深刻性,也很容易被误解为一种浅薄的理论类型。相形之下,道义论则强调摆脱肉体欲望与经验偏狭、进入理性生命才是真正的道德追求,似乎更为纯粹和高明。以至于当今中文学界仍或明或暗地抱持着对功利主义的一些刻板印象,似乎功利主义无论是道德价值还是哲学趣味,都配不上成为伦理学的主流。

然而,在英美学界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在上个世纪晚期,功利主义受到众多有影响力的道德哲学家的广泛攻击,比如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以及纳斯鲍姆等学者,这一趋势反而激起了功利主义回应与思辨的热潮,功利主义的创新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间也颇有建树。英国哲学家罗杰·克里斯普(Roger Crisp)在1997年出版的劳特利奇哲学手册《密尔论功利主义》在英语世界流传极广,这本书讲述了功利主义集大成者约翰·密尔详尽的理论建构,尤其是客观地展现密尔思想的丰富性及其对当代批评的可能回应。《密尔论功利主义》被学界视作近三十年来对功利主义归纳的最权威图谱,因为它对功利主义的内在困境评价得极为中肯,同时也指出功利主义发展的两个突出贡献:一是强调后果的意义,将使道德思考与生活现实直接挂钩。道德行动的后果不一定要福利最大化,但应始终致力于减少伤害,它既改进了当代福利经济学,也在对待弱者、对待动物的慈善之举中展现出强大的社会效应。二是强调自治或自主(autonomy)的重要性,密尔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自我个性发展是幸福的动力。这种主体的能动性是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其实它同样见容于纳斯鲍姆等人对个体人生的思考,也包含着对动物生命的尊重。

《密尔论功利主义》,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版

事实上,学界对动物生存与福利的思考反映了近年来伦理思想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谋求一种有质量的生活。阿马蒂亚·森和玛莎·纳斯鲍姆提出“有质量的生活”,就是在能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对生活之善好的理解。一直以来,当代西方伦理学在追求好生活问题上拥有两种态势,一种源自功利主义的传统,一种出于德性幸福论的传统。功利主义注重快乐感受与福利总量的增加,但忽视主体自身的完善和成长,《主体性与美好生活》一书归纳当代幸福理论发展的上述态势,在阐述功利主义路径的同时,梳理了这两种幸福理路的变化趋势,描述了它们如何在纳斯鲍姆与森所谓的“有质量的生活”上达成道德哲学的某种共识。德性伦理学的方法增加了功利主义的厚度,从“活出天性所赋予的生命样态”来说,它意味着任何一种值得追求的感受和愉悦性有了真实、丰满的主体。密尔的功利主义散发着创造性的自由精神,恰恰是他当年提出的自由或自主,对一个国家及社会要关注人们的生活际遇、生命的脆弱性提出了道德要求,这些都构成社会进步的思想基础。

《主体性与美好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3年12月版

功利主义始终有着积极进取的公共气质,它虽然强调人们感受性的快乐,但指向的是社会政策与制度建构能否最大限度提升幸福。在人际比较普遍存在的社会中,资源分配的更大平等以及人际比较的价值标准更加多元化,才可能逐渐克服主观情绪上的不幸福、不美好。在功利主义看来,这绝不是一个古代斯多亚的欲望治疗的心灵问题,一个社会之所以爆发不幸福、不美好乃至倦怠、躺平的社会心理,仍然与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的自由程度降低不无关系。功利主义自身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功利主义激发的碰撞与交融始终让我们相信,自己在生命实践中充满了反思和创造性的力量。功利主义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道德观——它的理想,即所有有感众生的最大程度的幸福,似乎很值得去尝试实现(《密尔论功利主义》,中译本序言,第7页)

从历史上看,功利主义者都是社会改造的积极行动者。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人类社会,从边沁开始,一代又一代功利主义者前仆后继地投身社会实践。这也是功利主义在其理论受到严厉批判后仍然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动物保护、国际援助乃至国际正义等问题,功利主义仍然秉承其宗旨,以各种形式号召人们去有所作为,造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