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徐直军最新发声!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最新发声。
9月19日,华为在上海举行2024年华为全联接大会,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作了《拥抱全面智能化时代》的主题发言。
徐直军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几乎言必称大模型,纷纷建设AI算力,纷纷训练大模型。这对于华为这样的算力提供商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的是根据自身不同业务场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型,通过多模型组合,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徐直军表示,全面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给每个人、每个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大家携手共同推进全面智能化,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智慧助手,让每个企业成为智能化企业,让每辆车都能无人驾驶。
AI成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
在大会开始,徐直军回顾了华为联接大会近年来的主题与进展。
早在2018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并把AI定位为通用目的技术。2021年,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分享了盘古大模型使能各行各业智能化。
徐直军表示,从2018年至今,AI的发展日新月异,广受全球投资界、产业界、政府的高度关注。华为从2018年开始,踏实推进AI发展战略,并在2023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全面智能化的战略。
如今,对于智能化,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探索,也有很多困惑,徐直军进一步分析了自身的观察、思考和实践。
徐直军认为,AI成为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技术。从AI的商业进展来看,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进步像AI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麦肯锡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各行业的AI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产品开发、营销、业务运营等三个环节。其次,从企业高管视角看,Gartner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CEO们对AI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概括来说,AI技术的持续进步正在推动各行各业智能化的不断深化,正在走向全面智能化。
不是所有的应用都要追求“大”模型
适应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徐直军认为应该积极推进全面智能化战略。
他表示,智能化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算力是智能化的关键基础,智能化的可持续,首先是算力的可持续,而算力依赖半导体工艺,这需要面对一个美国在AI芯片领域对中国长期制裁的现实,这也意味着,国内所能制造的芯片先进性受到制约。
基于此,徐直军认为,可以通过架构创新,提供可持续算力的解决方案。因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主导性算力需求,促使计算系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需要的是系统算力,而不仅仅是单处理器的算力。这些结构性变化,为我们通过架构性创新,开创出一条自主可持续的计算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机遇。
徐直军表示,战略核心就是,充分抓住人工智能变革机遇,基于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计算、存储和网络技术协同创新,开创计算架构,打造“超节点+集群”系统算力解决方案,长期持续满足算力需求。
与此同时,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大大加速了智能化进程,也带来行业的思考。
徐直军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几乎言必称大模型,纷纷建设AI算力,纷纷训练大模型。这对于华为这样的算力提供商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但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相信只有客户的持续成功,才有华为的持续发展。
徐直军认为,一方面,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建设大规模AI算力。每个企业都要思考适合自己的获取AI算力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建设自己的AI算力。另一方面,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训练自己的基础大模型。训练出基础大模型,关键是数据,而准备足够多的高质量数据是很大挑战,基础大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进入10万亿tokens量级,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意味着高成本,同时是否能获取到足够的数据量也是挑战。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建立足够的技术人才资源也是挑战。
第三,不是所有的应用都要追求“大”模型。从华为盘古在行业的实践看,十亿参数模型可以满足科学计算、预测决策等业务场景的需求,比如降雨预测、药物分子优化、工艺参数预测,在PC、手机等端侧设备上,十亿参数模型也有广泛应用。而百亿参数模型可以满足面向NLP、CV、多模态等大量特定领域场景的需求,比如知识问答、代码生成、坐席助手、安全检测。面向NLP、多模态的复杂任务,可以用千亿参数模型来完成。
最后,徐直军认为,企业需要的是根据自身不同业务场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型,通过多模型组合,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此外,徐直军还分享了鸿蒙原生智能、终端AI体验、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智能化方向的思考。
智能化时代企业具备“六个A”特征
徐直军还分析,畅想未来,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具备“六个A”特征。
企业都想用AI创造价值,徐直军认为,只有先思考清楚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未来方向,然后以终为始,来思考今天的战略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上述考虑,结合华为自身的智能化实践、以及华为多年支持各行各业智能化的探索,徐直军认为,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具备“六个A”特征。
第一个A,回答的是企业未来需要如何服务其客户,即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适应体验;是指,智能化企业应该能够感知并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兴趣、品味和环境变化,主动调整提供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够适时和同时满足海量个性化独特需求的产品,需要从一开始就是特别设计的,而不仅仅是裁剪。
第二个A,回答的是企业将需要打造怎样的产品。我们认为是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演进产品;是指:智能化时代的产品将具备自主学习,持续迭代,适应变化的能力,能够自优化和自演进,比如自动驾驶汽车,越开越好开。
第三个A,回答的是企业日常运营的未来,即Autonomous Operation,自治的运营;是指,要实现业务流高度自治运营,从感知、规划、决策到执行,端到端自主闭环。
第四个A,回答的是员工工作体验和工作方式的未来,即Augmented Workforce,增强的员工;是指,要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懂我”的智能助手,高效、高质量完成每一件工作。
第五个A,即All-Connected Resources,全量全要素全联接;是指,要实现企业的资产、员工、客户、伙伴、生态等全互联,所有业务对象、过程、规则实现数字化,不仅要提升信息的量,更要改善信息的质,从而使企业具备智能化必须的数据和信息基础,也就是深度、全面的数字化。
第六个A,即AI-Native Infrastructure,智能原生基础设施;是指,一方面,ICT基础设施要系统化构建,要能适应智能化应用的需要,即ICT for Intelligence,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本身的运维管理和体验保障要充分智能化,即Intelligence for ICT。
责编:汪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