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监管总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admin 2024-08-27 06:51:04 179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监管总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摘要: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

  8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法规司司长王胜邦、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肖远企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主业,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据其介绍,金融资产规模增长平稳,风险抵补稳中有增;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加。

  王胜邦表示,金融监管总局认真落实“五大金融监管”理念的要求,突出强监管严监管导向,发挥总局系统“四级垂管”体系优势,整体发力,不断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回应了关于中小机构改革化险、利率波动影响、房地产等热点话题。

  聚焦主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肖远企首先介绍了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他表示,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银行业资产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位,保险业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金融监管总局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聚焦主业、苦练内功,进一步向内涵精细化管理转变,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金融资产规模增长平稳。据肖远企介绍,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23.8万亿元,同比增长7%;保险业总资产是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7%。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今年以来,信用风险总体可控,7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61%,比去年同期低0.08个百分点。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银行处置不良资产1.4万亿元。

  “风险抵补稳中有增……银行和保险机构抵御风险的‘弹药’还是非常充足的,”肖远企表示,7月末,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16.7%,换言之,贷款损失准备是不良贷款的两倍多。同时,上半年末,银行资本充足率是15.53%,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是195.5%、132.4%。

  在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方面,“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加,更加精准高效。”肖远企强调道。

  一方面,资金总量稳中有增。据肖远企介绍,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3.5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余额10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9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4%。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在资金结构方面进行优化,比如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对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在进一步提升,同时提升了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等。具体来看,到7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1.4%,高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3.9%;7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7.1%;7月末养老产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6.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2.4%。

  此外,肖远企表示,在做好暴雨洪涝等灾害保险服务方面,保险业对于灾后生产生活的迅速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前7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0.2%。7月末通过债券和股票等方式,保险行业提供各类融资支持是28.5万亿元。

  发挥“四级垂管”体系优势

  2023年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发布会上,王胜邦介绍了金融机构“五大监管”的情况。他表示,金融监管总局认真落实“五大金融监管”理念的要求,突出强监管严监管导向,发挥总局系统“四级垂管”体系优势,即总局、省局、分局和支局上下联动,整体发力,在四大方面不断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金融监管活动要全覆盖。王胜邦表示,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坚持金融特许经营、持牌经营的原则,既要管“有照违章”行为,更要管“无照驾驶”。金融监管总局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强化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平台,提升对非法金融活动及主体的识别能力,实现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关口前移,尽早处置。

  二是坚持风险为本,健全金融机构审慎监管框架。王胜邦认为,监管要在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下,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边界,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

  2023年,金融监管总局先后发布了新一版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王胜邦称,上述两大办法的颁布对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规范经营,增强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持续修订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的授信流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三是落实“四早”要求,提高风险预警的前瞻性。据王胜邦介绍,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评级体系,出台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的监管评级办法,发挥监管评级在风险监管当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丰富风险监测预警指标,构建监管大数据平台,运用智能分析工具提升穿透识别能力,增强风险识别的前瞻性,提高监管的精准性。王胜邦还表示,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起草金融机构早期干预工作规程,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干预制度,实现金融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四是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能。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加强金融监管总局全链条监管,实现行政许可、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监管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联动,整治市场乱象。要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金融风险的“关键人”,以及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比如关联交易、循环注资,加强监管,从严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8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此,王胜邦表示,该文件全面强化金融机构合规管理要求,明确合规管理责任,推动金融机构形成以上率下、全员参与的合规文化,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规机制。“假以时日,合规将真正成为金融机构的基因,铸牢我们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王胜邦称。

  (本报记者唐婧、李愿对此文亦有贡献)

阅读
分享